首頁 > 城市 > 安徽 > 正文

        安徽蕪湖爆炸15歲女孩身亡 遺體燒焦親人難辨認

        安徽蕪湖爆炸15歲女孩身亡 遺體燒焦親人難辨認

        韋開國捧著孩子10歲時拍的紀念照

        安徽蕪湖爆炸15歲女孩身亡 遺體燒焦親人難辨認

        失聯孩子的家長在焦急等待DNA結果 供圖/photo

        安徽蕪湖爆炸15歲女孩身亡 遺體燒焦親人難辨認

        在楊家巷東口有人悄悄送上了一束菊花

        作為軍嫂,懷孕時的韋新藍曾經撫摸著隆起的肚子,對未出生的女兒說:“你爸爸要是能見到你就好了?!北藭r,她的丈夫正在北京八達嶺的軍營中,守護著長城內外的安全。

        如今,韋新藍盼回了復員的丈夫。就當他們開始共同為女兒的未來忙碌的時候,這對夫妻的“夢”卻戛然而止,永遠停留在了2015年10月10日11點44分:他們的女兒,15歲的韋永妍在蕪湖楊家巷餐館的爆燃中,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媽媽,我先走了”

        夜晚的魯李村,一片靜寂,除了韋新藍的家。

        41歲的韋新藍躺在床上,面無表情,兩眼直視著前方,除了不時摸一摸床頭柜上女兒的那本相冊,完全沒有理會周圍同村人的安慰和交談。她的丈夫韋開國在外屋和戰友與親戚溝通著,尋找著一份心理的慰藉。

        這對夫妻是昨天上午才回到家中。而之前,他們被當地政府安排在了一家賓館里,度過了一個無眠的夜晚。

        “周六下午女兒的班主任打電話問我孩子回沒回家?!表f開國說,“班主任告訴我楊家巷那兒爆炸了,讓我去看看孩子是不是在那邊?!?/p>

        韋開國給女兒韋永妍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通了,但沒人接聽。他囑咐妻子不要哭:也許女兒只是沒有聽見手機鈴聲而已,只要電話在,女兒或許就能聯系上。

        女兒的手機是他在爆炸當天剛剛給換的。他想著女兒的手機太舊,怕拿出來會給同學笑話。韋開國說女兒用新手機很開心,只是記不住新的號碼。

        女兒在上學路上還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在問過手機號后,她對媽媽說:“媽媽,我先走了,我還會再聯系你的?!?/p>

        這是15歲的韋永妍生前對媽媽說的最后一句話。

          認不出女兒是哪一個

        在蕪湖第二人民醫院,韋開國看到了遇難者的遺體。在打給妻子的電話里,他沒敢跟妻子形容眼前的情景:燒焦的遺體已然無法辨認男女,他根本不知道哪具遺體是女兒的——根據官方通報,在10月10日11點44分的這場楊家巷餐館爆炸中,共有17人遇難,其中14人是學生。

        同樣在蕪湖第二人民醫院的還有幸存者陶大發。出事前,他在餐館的門口處吃飯,餐館的煤氣罐也在門口。他突然聞到了一股煤氣味,甚至能夠聽到“吱吱”的聲音,隨后看到老板娘和一個伙計先后去關煤氣罐閥門卻關不上。廚師出身的陶大發憑經驗判斷要出事,“我當時跟旁邊一個女的說快跑,要出事?!?/p>

        就當他剛剛跑出門口的時候,煤氣罐爆炸了,并先后發生了兩次。他的頭被震下來的玻璃砸傷。他看到飯館里的那些吃飯的人們,由于大火封門,紛紛躲向了飯館深處。十幾個人都躲到了飯館的閣樓上,那里是老板娘配菜的地方,但是飯館后面沒有門,最終他們被堵在了那里。根據官方通報,遇難者中多數為一氧化碳中毒。

        陶大發自己去醫院里給腦袋縫針的時候,韋新藍也趕到了醫院。其實,在家里,她根本沒有聽丈夫的,焦急的她已經哭了幾次;現在,一切的擔憂成為了現實,希望破滅,她號啕大哭,渾身都在顫抖。

        她沒有看到女兒離開世界后的樣子,但是她卻記住了女兒離開自己時的樣子:黃色的夾克、深色的長褲,配著那雙白色運動鞋。

        “她穿了兩年都不肯換新的?!表f新藍說只有下雨天,女兒才不會穿這雙鞋,“她知道這鞋有壞的地方,一下雨就會漏水?!?/p>

          “軍嫂”媽媽的眼淚

        在韋新藍看來,這雙鞋是女兒“懂事”的見證。“她不愿意亂花錢,也不愿意讓我們亂給她買東西。”韋新藍說女兒的懂事一方面源于自家并不富裕,另一方面也源于自己作為一名“軍嫂”媽媽的不易:女兒10歲前,都是她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這讓孩子知道了媽媽的艱難。

        2000年,韋新藍懷孕兩個月的時候,韋開國結束了假期要回位于北京八達嶺的部隊了。韋開國在通往村路的小道上徘徊許久,不忍離去,卻又不得不走;韋新藍雖然沒有送丈夫,卻在家里偷偷地流下了幾行熱淚。

        肚子一天一天地大了,白天,韋新藍挺著大肚子在地里和公公婆婆忙著耕種水稻。晚上,沒人的時候,她會摸著隆起的肚皮和未來的孩子說上幾句悄悄話。

        有的時候,韋新藍也會摸著肚子和韋開國通電話。在1200多公里以外的北京,韋開國對她說好想看看她懷孕的樣子。“一直到孩子出生那天,他才見到我大肚子的樣子?!表f新藍說。

        在離開懷孕妻子8個月后,算著預產期,韋開國終于回來了。一開始他沒有認出坐在路邊干活的妻子,等認出來一起回家的時候,韋新藍的肚子又開始鬧起來了。這一天,丈夫回家了,女兒出生了,韋新藍覺得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軍營中學會行走

        在家里待了一個月后,韋開國又回部隊了。

        韋新藍幾乎沒怎么坐月子就下地干活了。而也是在那個時候,韋新藍就覺得自己的女兒特別懂事:“她特別聽話,從來不亂哭亂鬧。”盡管丈夫不在眼前,但是有著女兒的陪伴,作為軍嫂的韋新藍并不覺得日子有什么艱難。

        直到有一天,女兒病了。

        韋新藍說尚在襁褓中的女兒得了感冒,總是咳嗽,自己又忙老人,又忙農活,又忙女兒。雖然她沒有對家里人抱怨,也沒有對丈夫發牢騷,但是晚上,她抱著女兒,哭了。“別人的孩子病了,都有丈夫在身邊;而我的女兒病了,只有你媽媽自己來扛?!表f新藍對女兒說。

        “那是我覺得最艱難的時候。”韋新藍說,當時女兒就跟特別懂自己似的,在自己傾訴后沒幾天,她的病就好了。

        韋新藍總覺得女兒不愧為軍人的孩子。“她剛學說話,第一個叫的不是‘媽媽’,是‘爸爸’。”韋新藍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么,而韋開國在軍隊里聽到這個消息,油然而生一種小“驕傲”。

        更讓他們覺得孩子有軍人潛質的是,當韋新藍抱著孩子去北京探親時,八個月的韋永妍居然在軍營里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走路。“我和戰友就是摟著她走,看她搖搖晃晃地走起來,就試著把手松開,沒想到她真的會走了?!?/p>

        在那個歲月里,這對遠隔千里的軍人夫妻的所有情感都寄托在了這個女兒身上。

          10歲生日的“全家?!?/STRONG>

        在韋永妍10歲的時候,韋新藍一個人帶孩子的日子結束了,韋開國復員了。

        韋開國被安排在社區居委會工作,韋新藍平日里則打零工,同時他們還要照顧身患嚴重腿疾的父母。生活讓他們倍感艱辛,只有女兒是他們的希望。

        “孩子的學習從來不讓我們操心?!表f新藍最大的希望是女兒能夠考上一所大學,為了讓女兒成才,她還讓女兒學習彈古箏。而韋開國對女兒沒有特別的要求,只是希望女兒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要過得太累。

        出于孩子小時候的艱苦,兩個人總是希望在現有的條件下給孩子一個舒服的生活,他們給孩子零花錢,總想給她買些什么,這出于一對長期兩地分居的父母對孩子的補償。但是孩子總是拒絕,除了韋新藍床頭的那本相冊。

        “這是孩子10歲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拍的。里面的造型都是孩子自己擺的?!表f開國說,那是一家三口終于團圓在一起的紀念,也是她第一次那么開心地笑。

          女兒生前最后的愿望

        韋永妍生前忙著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競選學生會委員?!澳翘焖那母嬖V我自己要做學生會委員,但是不知道怎么寫材料?!表f新藍說,女兒告訴她,競選學生會委員對將來上大學有好處,“她希望能改變自己的生活吧?!?/p>

        “女兒前兩天還說她和同學一起把材料寫完了,我還覺得女兒很了不起,終于長大了?!表f新藍實在說不下去了,她干啞的嗓子已經蹦不出一個字來。

        “她的嗓子全哭啞了。”韋開國知道妻子的希望在那一刻已經全部破滅了,而他也不知道未來是否還能再生一個孩子,“她現在有甲亢,我們也不敢想這件事情。未來到底怎么樣,我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當韋開國送北京青年報記者出門的時候,他又踏上了那條通往村外的小路,他頓了頓,向著城里的方向,下意識地張望了一下。

        眼前一片漆黑,他看不到在出事的楊家巷巷口,還有一朵陌生人綁在電線桿上的菊花,正在努力地綻放。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