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水網訊(特邀撰稿人毛恩海攝影報道)4月21日至22日,由文化部華夏文化促進會、中國道教協會、中華周易協會等46家國內外易學研究學會、院校、網站主辦的2016年第十二屆中華易學大會暨中國智慧論壇在彭城徐州舉行。國內外100余家周易研究機構,10余所大學哲學系的學者、專家及特邀代表600余人參加大會。劉孝義被授予“中國傳統文化智慧人物”,其論文《伏羲易中的辯證法》獲2015年中國易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中華易學大會,是熱愛和研究祖國傳統文化的體現形式,是科學認真、理論與實踐結合、務實求遠、實事求是的專業性易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旨在“創新、求真、科學、唯實、和諧、和平、進步”,圍繞“傳承中華智慧文明、創新祖國易學文化”主題,總結易學研究科學優秀成果,交流研討易理創新和實踐經驗,以唯物科學的思想挖掘祖國易學精髓,為傳承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而舉辦的智慧盛宴和文化大餐。
劉孝義,現為中國易學專家、教授、研究院,中華伏羲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世界發展科學院教授、研究院。近年來,他為弘揚伏羲文化,傳播伏羲文化,曾在全國報刊雜志發表有關伏羲易道文化的論文26篇,其中獲獎論文6篇。2013年7月19日,應邀在人民大學主講了題為《伏羲文化》;2014年3月26日,他在北京大學主講了題為《燦爛輝煌八千年》;2015年10月22日,他在西安第三屆世界周易高峰論壇中主講了題為《伏羲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21日下午和22日下午,先后舉辦了兩場學術研討演講。劉孝義在由北京大學杜新會教授主持的“易學各式新思維”和浙江大學謝陸鳴教授主持的“太極思維學說”演講會上,他以《大道至簡,守易循道》和《伏羲易中的辯證法》為題,就伏羲創易仰觀天,俯察地,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旁觀鳥獸魚文與地宜,畫太極,作河圖,制洛書,創八卦,一畫開天,以類萬物之情,以通神明之德,肇起人類文明。人類祖先在實踐中立了天地之心,宇宙之心,太極之心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演講。他說:“太極:涵蓋一切。神無方,易無體。一陰一陽謂之道,道為理,道為路,道有天道,地道,人道。天道者陰與陽,即天理;地道者,柔與剛,即地理;人道者,仁與義,即命理。”
他講伏羲創畫先天八卦圖時說:“八卦繪出了宇宙的全息圖,揭示了人類社會和自然界萬事萬物運行的基本規律,是伏羲的宇宙學說。同人與野,和兌吉。天下太和!天和地和人和德和心和,人類大同合。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國與國,人類為一家!”演講跌蕩起伏,用唯物辯證法講易理理清楚,說觀點明確,談科學嚴謹,贏得了全場陣陣掌聲。演講期間,有幾位學者關于伏羲創八卦、作河圖、制洛書等問題進行提問,劉教授現場一一進行了回答。
最美不過夕陽紅。今年67歲的劉孝義老人告訴記者,“我從小在卦臺山下長大,遠古的伏羲開天明道,開創了一個新天地時代,他是這個時代的巨人,用大德和大智引領先民,啟迪龍的傳人,用無量的智慧肇起了天,創造了無比輝煌的中華和世界文明。我在退休后的有生之年,研究和弘揚伏羲文化,是我義不容辭責任和義務。”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