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物 > 訪談 > 正文

        我愿做家鄉的綠衣使者-----記天水市秦州區益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軍軍(天之水網)


         

        1)Y0}KN0YCEN[$O`A7G~}LD

        我愿做家鄉的綠衣使者

        ——記秦州區益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軍軍

        巖巴  朱睿

        當李軍軍站在秦州區天水鎮的北山上,指點著山川,描繪著他播綠撒青的美麗計劃時,你怎么也想不到,這個只有二十六歲的小伙子,看起來雖然還有幾分稚嫩,但內心早已構有了一幅綠化家鄉的宏偉藍圖,那里融會著一個年青人對于家鄉的情懷,融會著與時俱進的豪邁氣概。

        李軍軍是秦州區天水鎮李堯村人,他從二十歲起就在外面闖蕩,后來拉起了一個工程隊,而且做的是風生水起。這讓好多見過他的人都不相信,不相信這么年青的一個小伙子能承擔起這份責任。但事實證明,年青的李軍軍不僅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

        李軍軍出生的天水鎮,是三國古戰場天水關所在地,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在此智收了姜維,為蜀漢政權的延續奠定了基礎。天水鎮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至今有靈源侯高皇廟、青龍觀、槐花寺、龍頭寺、解放軍烈士墓、姜維墳等名勝古跡,但由于山頭上缺少樹林,顯得有點落寞,尤其是山上的村莊,好多人都搬到鎮子上居住了,房屋院落都顯得空空蕩蕩的。昔日金貴的土地長滿了荒草,微風一吹,讓人心里有一種悲涼的感覺。在外搞建筑工程的李軍軍每次回到家鄉,心里感到不是滋味。2014年,有一次在和朋友閑聊時,說起了種植果樹,綠化荒山的打算。沒想到兩人一拍即合,當即定下了共同開發流轉土地種植果樹。

         

        B$DMCVNJ8A2PV0GT(6D{RVB

         

        李軍軍是一個做事雷厲風行的人,說干就干,當即和朋友以及村上的鄉親成立了天水市秦州區益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李軍軍任合作社理事長、法人代表。

        李軍軍的父母并沒有因兒子年青而有如此大膽的想法而拖后腿,反而鼓勵李軍軍干一番事業,在父母的幫助下,他不僅流轉了天水鎮李堯村的一些土地,還流轉了附近的焦李村、廟坪村的土地。就在他準備大干一場時,朋友感到種植業收益太慢而提出退出,這給李軍軍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李軍軍在大家的鼓勵下,憑自己的一腔熱血,憋著一股勁,一頭扎進了果園里。“說不忐忑是不可能的,當時也考慮的很多,提出想法之后幸好有父親和家人的支持,鄉政府的領導也重視,書記、鎮長兩天一來,來了就待在果園里出謀劃策。幫我們跑資源,傳授技術。”李軍軍說,“大家都知道栽樹是好事,一方面盤活了土地資源,一方面帶動了村里人的經濟發展。既幫扶了貧困戶,又增減了村里的產出,又改善了自然環境,肯定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就這樣,果園建起來了。從一開始的對土地流轉一竅不通,到后來說干就干,前后不過一個月就栽起了樹苗。

        創業并非是一帆風順的。開始比較容易,但果樹產出慢,所以問題就來了,難就難在資金上。要種果樹,光是一年的肥料和農藥花費就很大,得10萬塊左右。更別說還有各種工具,拖拉機、施肥機、割草機,光買還不行,還有維修費。機器都要人來操作,再加上人工費。就這些輔助的花銷,都讓人吃不消。每年年終的時候,還要將土地的承包費發到村民手中,領不到錢,村民就找上門來。李軍軍只好把工程隊又拉起來,一邊賺錢一邊用收入支持果園發展。

        李軍軍和父母鎖上了自己家的院門,一家在果園里建起了活動板房,搬了進去,從此以果園為家,起早貪黑,圍著果園團團轉。“一天苦死了,那么大的果園,一家四口人輪番上也忙不過來。”李軍軍的母親一邊干活一邊說,“人根本就離不了身,下不了山,有時候忙起來連口飯都吃不上。一年四季都待在果園里。”

        為了節省資金,每年地里的油菜籽,都不敢請人來收割。因為一斤菜籽的市場價,高過了它的種植價,只好把菜籽直接撒在地上喂田鼠。李軍軍的母親急得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覺,覺得兩個兒子連媳婦兒都沒娶上,這果園一時也看不見個未來。一家人既有些后悔卻又舍不下果園。這么大的果園擺在這兒,現在就只能往前走,只有堅持一條路走到頭。

         

        李軍軍的秦州區益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從2014年至今,共流轉了李堯村、焦李村、廟坪村103戶農戶的土地600余畝,主要為山地梯田地,土壤為黃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氣候溫濕,海拔在1600米左右,是典型的黃士高原溝梁地帶,也是種植的黃金地帶。主要種植蘋果300余畝,核桃200余畝,藥材白芨、重樓100余畝。從一開始的120畝土地到現在的600多畝,從果樹到云南引進的名貴藥材,李軍軍的合作社發展不可謂不快。

        李軍軍最初的規劃,是在將蘋果和核桃種好的同時,發展養殖業。現在想法轉變了,準備先養一些散養土雞,等土雞有了成效再散養山羊和豬,產生的糞便循環利用,經過集中發酵后施用到蘋果林、核桃林,開啟在長成的核桃林下種植牧草的新模式。把山頂的空地集中利用起來,搞成農家樂,土雞山羊等也可以自產自銷。利用以前刨的土坑,養上魚苗,改造成休閑垂釣園。進一步加大力度種草、種樹,先把環境搞好了,來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B4DA(]V`G[9J0C9UO[C}IL

         

        秦州區益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在主要從事農林、藥材產品的種植、生態養殖、收購加工銷售、果樹栽培技術培訓指導、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李軍軍覺得必須要轉變新思路,跟緊時代步伐,轉變以往傳統的種植模式,向規模化、精準化的示范園發展。建設習總書記描繪的“美麗鄉村”,發展休閑農業體,建設采摘園,種植園以及后花園,利用村里的“無人屋”,重新改造成農戶體驗館,讓城里的人體驗“原汁原味”田園生活。

        李軍軍是一個頭腦靈活,接受新事物很快的人,由于他經常在城市和農村兩頭都跑,所以知道城里人想體驗什么樣的鄉村生活,也知道當地有些什么樣的旅游和休閑資源。望著漫山遍野篷篷勃勃生長的果樹,他準備在山上栽種一些牡丹、紅槐等觀賞植物,建個魚塘、搭建幾個涼亭,讓天水鎮的北山春有油菜遍地黃,夏有鮮花撲鼻香,秋有瓜果惹人醉,冬有白雪好風光。他覺得只有把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旅游放在重要的位置,進一步將合作社建設成為集生態農業、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為一體的“開心農場”才是自己的最終目標。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