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娛評 > 正文

        “主旋律”電影如何既叫好又賣座?多樣式寓教于樂

         紅色經(jīng)典再解讀之啟示

          “主旋律”電影如何既叫好又賣座?

        反思

          □祁 海

        思路開放 多樣式寓教于樂

        “弘揚主旋律,堅持多樣化”,是指文藝作品可借助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體現(xiàn)積極健康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如歌頌愛國愛民精神,英雄主義精神,推崇真善美),被廣大群眾接受。任何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主旋律作品,許多好看的外國商業(yè)大片也是該國的主旋律電影。但有一段時間,部分國產(chǎn)“主旋律電影”因不好看而遭市場冷落?!爸餍伞迸c“多樣化”是不是無法調和的矛盾?

        研究中國電影發(fā)展史,發(fā)現(xiàn)1949年建國初期拍攝的主旋律電影,不需要政府發(fā)強制包場的紅頭文件,也深受大眾歡迎,上座率很高。當時,群眾政治熱情高,國產(chǎn)片尚未面臨多種文化娛樂業(yè)和進口大片的競爭,這都是主旋律電影能賣座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最主要的因素。

        建國初期賣座的主旋律電影有一些共性規(guī)律:多數(shù)不是嚴肅正劇,而是采用各種類型片樣式或“跨類型”樣式作為載體,創(chuàng)作思路開放,藝術手段豐富,商業(yè)賣點鮮明,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如《南征北戰(zhàn)》《董存瑞》《上甘嶺》《紅日》《英雄兒女》,是主旋律內容與戰(zhàn)爭片樣式相結合,其火爆壯觀的戰(zhàn)爭氣勢頗具視聽沖擊力,但并非只會堆砌大場面,還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活的人物形象:如永不服輸?shù)摹瓣窕⒆印倍嫒?,粗中有細的連長張忠發(fā)、石東根,多才多藝的文工團員王芳,孤身戰(zhàn)群魔的士兵王成……這些戰(zhàn)爭大片節(jié)奏有張有弛,設計了許多諧趣的生活細節(jié),還加插了優(yōu)美動聽的電影插曲,如《我的祖國》《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英雄贊歌》,都成為當時的流行歌曲,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队⑿蹆号方柚鷦≈械奈墓F生活,引進了群眾喜聞樂見的舞蹈、曲藝說唱。

        有一批國產(chǎn)片是主旋律內容與驚險片樣式相結合,驚險賣點也各不相同?!吨侨∪A山》是風光驚險片,描寫解放軍突擊隊既要攀越險峰,又要對敵作戰(zhàn),構成雙重懸念?!惰F道游擊隊》是動作驚險片,借鑒武俠片表現(xiàn)手段,游擊隊員有鮮見“絕活”——扒飛車?!抖山瓊刹煊洝贰队⑿刍⒛憽肥乔楣?jié)驚險片,李連長率領一隊各懷絕技的偵察兵深入敵后,偵察科長曾泰冒名頂替打進土匪窩,與兇狠狡詐的對手斗智斗勇。《英雄虎膽》描寫漂亮女特務阿蘭小姐愛上我軍偵察英雄曾泰,在當時是大膽闖禁區(qū)。

        歌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風尚的《李雙雙》《今天我休息》《滿意不滿意》《哥倆好》是主旋律內容與喜劇樣式相結合,有幽默輕喜劇,有漫畫式鬧劇。反映現(xiàn)代軍營生活的《哥倆好》,其趣味性還在于引進了當時的高新科技成果——二次曝光的攝影“換頭術”,讓一名演員扮演一對孿生兄弟,令觀眾嘖嘖稱奇。

        什錦拼盤

        美感兼具趣味性

        當年還有一批主旋律電影采用多種類型片娛樂元素巧妙雜交的“什錦拼盤”戰(zhàn)術。歌頌云南農(nóng)村新生活的喜劇片《五朵金花》和描寫新疆軍民殲滅暗藏匪特的驚險片《冰山上的來客》,均與愛情片、音樂片、風光片、民俗片嫁接??箲?zhàn)題材電影《平原游擊隊》《地雷戰(zhàn)》注入幽默的喜劇元素,抗日戰(zhàn)士與敵酋較量,主要是戲弄式的智斗,地道戰(zhàn)神出鬼沒、地雷陣防不勝防,連孩童都可以施巧計讓偷地雷的鬼子工兵專家沾兩手臭屎,這都讓觀眾笑聲不斷。

        歌頌紅軍英烈的《紅色娘子軍》并非類型片,但也很講究可看性。古代戲劇家李漁曰:“傳奇?zhèn)髌?,非奇不傳”?!都t色娘子軍》借鑒這一手法,描寫海南島有一支奇特的紅軍部隊——百名青春女兵組成的娘子軍連,但也有一位挺帥的男黨代表,萬紅叢中一點綠。影片展示美麗的熱帶風光,南國女兵可穿露腿短軍褲的健美體形,在我軍部隊中獨一無二。抒情的多聲部女聲合唱《五指山上紅旗飄》,富有柔美的瓊劇和黎族風味,突破了當時電影插曲只有獨唱、混聲大合唱的單一模式。以上構思,比起在當時那些土氣過重的北方農(nóng)村戰(zhàn)斗片,顯得清新別致,使這部表現(xiàn)艱苦歲月的電影充滿美感和趣味性。

        上述主旋律電影實行開放兼容方針,不論是哪種風格、流派、樣式的表現(xiàn)手法,都可以拿過來用,不受“風格統(tǒng)一”的局限,收到“1+1>2”之效。

        與之對比,今天的一些所謂的“主旋律”電影不賣座,癥結何在?不言而喻。

        繼承傳統(tǒng)

        重市場大膽出新

        建國初期并非市場經(jīng)濟時代,又屢受“左”風干擾,電影藝術家為什么會自覺地重視市場呢?這與當時的社會大環(huán)境以及藝術家的出身經(jīng)歷有很大關系。

        建國初期的電影藝術家,一部分原是解放前大城市的電影編導、演員,他們拍進步電影不會得到政府資助,須在市場競爭中戰(zhàn)勝好萊塢大片等強勁對手方能生存,因而養(yǎng)成重視市場的職業(yè)習慣。另一部分電影藝術家原是解放區(qū)文工團的編導、演員,在解放前未拍過電影,但他們多年來編演舞臺節(jié)目,多才多藝,頗懂劇場效果,養(yǎng)成重視觀眾心理的職業(yè)習慣。

        當時的社會有受“左”影響的一面,但也有積極的一面,如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批評個人名利思想。建國十七年,全國性的電影評獎只舉辦過三次。因此,專為獲獎拍片的人極少,大家都以拍出群眾喜愛的電影為榮。

        幾十年過后,新一代電影人的出身經(jīng)歷以及他們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與老前輩就大不相同,其價值觀念和創(chuàng)作觀念,不可能完全復制。但老一輩藝術家心系大眾的精神境界、大膽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多才多藝的扎實功底,值得后人學習。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新一代電影藝術家繼承了前輩的光榮傳統(tǒng),善于借鑒類型片樣式或“跨類型”樣式拍攝主旋律電影。如歌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紅河谷》和歌頌國際主義精神的《黃河絕戀》,博采戰(zhàn)爭片、驚險片、青春片、愛情片、風光片之長;描寫我軍剿匪的《智取威虎山》博采諜戰(zhàn)片、動作片、槍戰(zhàn)片之長:再現(xiàn)兩大起義的《建軍大業(yè)》博采史詩片、動作片、槍戰(zhàn)片之長,歌頌人民衛(wèi)士的《湄公河大案》《戰(zhàn)狼2》《紅海行動》,博采警匪片、現(xiàn)代軍事動作片之長,這些主旋律電影在市場上也大獲全勝!

          兩個效益雙豐收的銀幕新作,雖然目前為數(shù)不多,但畢竟讓人看到了中國主流電影可重占市場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