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嚴峻形勢和巨大挑戰,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視,科學部署,周密安排,積極做好應對突發情況各類預案,全市文旅系統安全生產督導經常、疫情防控毫不松懈,全市假日文化旅游市場呈現全面恢復發展的良好局面。10月1日至8日,全市共接待游客283.68萬人次,旅游收入130052萬元。其中過夜游84.56萬人次,一日游游客197.63萬人次。重點景區景點方面,麥積山接待游客12.65萬人次,伏羲廟、玉泉觀、南郭寺接待游客2.578萬人次,水簾洞景區接待游客2.712萬人次,大像山景區接待游客13.1萬人次,天水民俗博物館接待游客1.016萬人次。
一是嚴格落實防疫要求,扎實備戰旅游高峰。節假日期間,天水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上關于做好旅游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通知等文件精神,指導行業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在切實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前提下,著力推動景區復工復產復業。各旅游接待單位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要求和舉措,文旅部門加強行業監管,強化執法檢查和巡查督導;各旅游景區做好消毒殺菌工作,做到全覆蓋、無盲區。對重點旅游景點、景區疫情防控情況進行抽查檢查,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游客服務中心等平臺,設立警示牌、溫馨提示,要求游客佩戴口罩,掃健康碼等控制措施,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重點景區、重點區域客流量監測,采取有效措施杜絕游客聚集擁堵,按照“預約、限量、錯峰”要求,嚴格落實游客接待數量嚴格控制在核定最大承載量的75%以內,做到“能約盡約”,確保安全有序開放;要求賓館飯店堅決做到厲行節約、杜絕餐飲浪費。落實實名登記制度,對各個區域實行專人負責,重點做好外省游客登記工作,做到可追溯、可查源。
二是嚴把安全生產紅線,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按照文旅部、省文旅廳、市委市政府關于做好國慶中秋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場工作要求,天水市節前召開專題會議,對雙節假日文化旅游市場安全管理、有序開放、疫情防控等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建杰、副市長汪小娟,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副局長吳月珍等領導多次帶隊對全市文化旅游市場進行了專項檢查,要求各文旅企事業單位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履行行業監管責任,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提升服務質量,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節假日期間,天水市市縣兩級文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認真汲取山西太原臺駘山滑世界農林生態游樂園有限公司“10.1”火災、吉林省松原市道路交通事故教訓,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對重要文化旅游企事業單位開展密集性執法檢查,排除潛在的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0月1日至8日,市、縣(區)文化旅游部門對景區景點和文化娛樂場所增加巡查頻率,出動執法檢查人員1262人次,共檢查旅行社46家,旅游團體25家,景區72家,互聯網上服務159家,游樂場所178家。對經營單位的用火、用電、用氣情況和消防隱患開展檢查,對標識不明顯,安全通道堆放雜物等情況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對亂拉、亂接電線、超負荷使用電器的企業進行停業整頓。要求各單位對老化破損線路及時更換,加強對消防設施器材、應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標識維修保養,做到不存死角、不留隱患。
三是全面開展宣傳推介,全力打造城市品牌。為實現“促消費、擴內需”的目標,天水市提早安排,以較強的宣傳攻勢備戰假期,不斷加大宣傳營銷工作力度,提升城市知名度。9月底,省政府新聞辦、省文旅廳和市委市政府聯合在蘭州召開了大型室內情境體驗劇《天水千古秀》首演新聞發布會暨推介會,提前預熱假日文化旅游演藝市場;市文旅局局長李玉進帶隊參加了全省“環西部火車游”“聯通陸海絲·助推雙循環”—“環西部火車游”6省區市宣傳推介活動,推出天水旅游優惠政策和特色精品文旅線路,簽訂客源互送協議,全方位多層次推介了我市旅游產品;組織全市導游和講解員開展快手、抖音網絡大V線上文化旅游宣傳直播活動,進一步激活了全市文化旅游市場。特別是10月5日下午,央視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國慶特別節目《奮進中國 奮斗有我》將鏡頭聚焦有著“東方雕塑陳列館”美稱的天水麥積山石窟,現場直播麥積山景區,讓全國的觀眾足不出戶就領略到了麥積山石窟的美,全面提升了天水麥積山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四是精心策劃文旅活動,助力假日旅游發展。為進一步繁榮文化旅游市場,天水市縣共籌劃組織實施以世界旅游日“丈量大秦嶺”宣傳活動暨天水文化旅游藝術節為主題的精品劇目首演、文化旅游推介、文化惠民演出、非遺展演展示、旅游商品大賽、文創產品展示展銷、導游大賽、形象大使選拔賽、噴泉音樂表演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動60余項,期間共舉行旅游推介20場次,文化惠民演出25場次,文藝演出進景區14場次,非遺展演20場,音樂藝術秀13場,受眾人員達30余萬。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動,進一步激活了文化旅游市場,有力促進了全市文化旅游市場全面恢復,對繁榮發展文化旅游消費新興業態、積極拉動全市第三產業持續全面振興發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
五是細致做好接待工作,全力提升服務水平。麥積山大景區疫情防控和旅游接待兩項工作“兩不誤”,營造了規范、有序、安全、文明的氛圍;天水伏羲廟景區全面細致地做好各項節前準備工作,確保假日期間景區旅游安全、有序、暢通;南郭寺大景區提前進行周邊環境整治,實施景區綠化工程,開設廟圣園、松翠園、南郭寺遺址博物館、薈萃苑、月亮灣廣場等多個觀光點,同時增加旅游景區直通車,為游客“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出行便利;青鵑山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推出了彩虹滑道、戶外燒烤、桃源食府、溫泉、游船等旅游活動,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旅游體驗;清水縣千畝菊花觀賞園策劃推出“七個一”活動,通過辦一場中式婚禮、唱一臺大戲、搞一次文藝演出、辦一次養生講堂、辦一場大型菊展、搞一次農產品展銷,吸引游客體驗鄉村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秦安縣舉辦“迎中秋、慶國慶、促消費、擴內需”系列主題活動,增強游客的娛樂性、參與性、互動性;張家川縣組織“慶國慶度中秋”演出周等多項文化惠民活動,吸引了大量周邊游客前來“吃農家飯、住農家院”。
六是加快文旅產品開發,完善文旅產業體系。大型室內情境體驗劇《天水千古秀》劇目于9月29日成功首演,并在假日期間每天晚上8時進行常態化演出,填補了天水旅游演藝市場空白,為廣大游客和天水市民奉獻一道精美、恢弘、難忘的藝術大餐,節假日期間演出爆滿,觀看《天水千古秀》成為過夜游客首選。啟動了天水旅游超市,集中展示天水乃至周邊地區特色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成為游客體驗式旅游購物的產業園。溫泉養生、生態休閑、鄉村旅游、特色文化旅游及傳統景區產品豐富,開展節假日促銷活動,消費市場一片火熱。秦州區伏羲工坊美食城、上億廣場美食街、萬家燈火民俗餐飲文化小吃夜市街,麥積區景園西部美食城、盛達廣場美食街,秦安縣夜市一條街,甘谷縣尚都百匯美食街以及清水縣、武山縣、張家川縣美食街等業態多元的夜間消費模式獨具特色。各縣區文旅部門督促經營業主,在醒目位置張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珍惜糧食的宣傳標語,確保節約用餐入眼、入腦、入心。通過不斷努力,全市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六要素全面提升接待檔次和水平,為游客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疫后天水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平臺和新起點。
七是兌現旅游優惠政策,中長線游客明顯增加。天水文化旅游藝術節、“丈量大秦嶺”“相約天水·夕陽綻放”等豐富多彩文化旅游活動,以及機場機票+景區航空旅游套票、重點景區旅游綜合套票、引客游天水獎勵政策、甘肅人半價游甘肅、對醫務工作者免門票等優惠政策的實施,使成渝地區、長三角地區、周邊省區、省內周邊市區等中長線游客明顯增加。
八是認真落實值班督導,市場運行井然有序。節假日期間,高速公路保持暢通,鐵路、高鐵及天水機場航班正常運營。各旅游景區緊盯重點環節和場所,嚴格遵守接待游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的限量措施,切實保障游覽秩序和安全。賓館飯店接待有序,床位充足。天水特色餐飲、小吃倍受歡迎。期間,市、縣文旅局值班領導對全市重點景區和環節進行現場調度和督導檢查,認真落實領導帶班制、24小時值班制,暢通信息渠道,及時有效處置突發事件。全市未發生旅游安全突發事件,無重大投訴。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