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內,中紀委國家監委連續發文點名兩名糧庫“碩鼠”
9月12日,極目新聞注意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要聞板塊,在9月12日先后發布了《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專項整治|紀審聯動深挖糧庫“蛀蟲”》和《扛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政治責任》兩篇文章,主題均與糧食安全系統反腐有關,兩篇文章分別點名提到已經落馬的四川彭州敖平省糧食儲備庫原黨支部書記、主任楊玉強和原黑龍江省糧食局局長胡東勝,他們落馬的更多細節也得到了披露。
實際上,今年,包括兩人在內,糧食系統已有多人因腐敗落馬。糧食系統密集反腐,深意何在?極目新聞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其意義深遠。
糧庫“蛀蟲”楊玉強:簽訂虛假合同獲取超標稻處置價差款
楊玉強被移送檢察機關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楊玉強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項目承攬、糧食購銷等方面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四川彭州敖平省糧食儲備庫原黨支部書記、主任楊玉強嚴重違紀違法,受到開除黨籍處分,被解除勞動關系,其涉嫌犯罪問題已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專項整治|紀審聯動深挖糧庫“蛀蟲”》一文指出,楊玉強被發現查處,源自成都市紀檢監察機關和審計部門的聯動協作機制。去年11月,成都市紀委監委收到來自市審計局移送的問題線索,經過研判,市紀委監委將此問題線索指定彭州市紀委監委辦理。
“經初步核實,我們發現四川彭州敖平省糧食儲備庫黨支部書記、主任楊玉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彭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2022年1月,彭州市紀委監委對楊玉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并商請彭州市審計局同步對糧庫資金賬目進行專項審計。
審計發現,2019年在輪換縣級儲備3000噸稻谷時,賬面出庫數為3000噸,實際出庫3010.72噸。“多出庫的10.72噸為糧食儲存過程中產生的升溢糧,貨款2.23萬元,由敖平糧庫出納魏某收取并存儲于個人賬戶。”對此,彭州市紀委監委立即擴大范圍,對糧庫升溢糧銷售款、水雜增量款、超標稻銷售價差款等款項進行全面核查。
隨著調查的深入,楊玉強“靠糧吃糧”問題逐漸浮出水面。經查,2016年至2020年8月,楊玉強任敖平糧庫主任期間,長期授意、指使會計人員違規處理賬務,私設會計賬簿、隱瞞并安排魏某私自保管應入敖平糧庫公賬的升溢糧銷售款、水雜增量款、超標稻銷售價差款等收入共計219萬余元。在2019年、2020年處置超標稻過程中,通過簽訂虛假合同方式獲取超標稻處置價差款共計233萬余元,楊玉強安排魏某隱瞞上述收入并存入其個人銀行賬戶。
“糧食購銷領域資金流水交易頻繁、賬目類別繁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成都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中,市紀委監委強化紀審聯動監督,注重發揮審計部門專業性強、不易暴露調查意圖等優勢,成都市審計局對成都糧食集團等20家國有糧食企業開展專項審計,盤點55個糧倉和19萬噸儲備庫糧和菜籽油,審計移送問題線索83件。
紀審聯動重在優勢互補、形成合力。成都市紀檢監察機關和審計部門貫通事前、事中、事后各階段協作,前期認真溝通協商、規劃部署,確保準備充分、人手充足、監督精準、推進有力;中期及時雙向移交問題線索,加強研商解決疑難問題,凝聚力量提升辦案質效;后期強化成果運用,錨定監督重點開展精準監督、有力監督。據了解,今年以來,成都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收到審計部門移送的問題線索107件,立案查處51件5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4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
糧倉“碩鼠”胡東勝:懺悔書和反思報告在大會現場宣讀
胡東勝 (圖片來源:東北網)
《扛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政治責任》一文指出,黑龍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已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現場宣讀原省糧食局局長胡東勝懺悔書、廉政家書和省糧食系統政治生態建設反思報告,對全局黨員干部再緊“風紀扣”。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胡東勝也是全國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開展后,首個落馬的省級糧食局局長。
紀委通報指出,胡東勝不僅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還違法參與賭博,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干部任用、工程承攬、糧食收儲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2011年至2016年,時任省糧食局局長的胡東勝利用職務便利,在承攬糧食系統工程項目、申報國家政策性糧食委托收儲業務等方面為他人提供幫助,涉嫌收受巨額賄賂。
胡東勝到案后,不能正確面對組織審查調查,避重就輕、遮遮掩掩。
針對胡東勝的心理狀態,審查調查組適時調整談話策略,安排黨章黨紀學習,使其端正態度,樹立規矩意識,對組織存敬畏之心。同時,宣讀其入黨志愿書,幫助其回顧如何從一名糧庫保管員一步步走到省糧食局局長的重要崗位,喚醒其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感、使命感,促其配合組織審查調查。
審查調查組還在胡東勝生日當天為其準備一碗生日面,讓其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及時出示涉案人曹某承攬的糧庫基建工程標的總額達1.1億余元的10個工程項目的相關證據,以證促供,使其在證據面前如實交代。
據辦案人員介紹,通過做實思想政治工作,胡東勝最終交代了全部違紀違法問題,并自書懺悔書、廉政家書,書寫了關于省糧食系統政治生態建設情況報告。
保障糧食安全,懲治涉糧腐敗的強大力量常在
糧食系統密集反腐,深意何在?極目新聞記者發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7月18日曾發表《以專項整治推動涉糧腐敗系統治理》評論,說明了其中深意。
《以專項整治推動涉糧腐敗系統治理》一文指出,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糧食購銷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環節。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要求,深化糧食購銷等領域腐敗專項整治。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釋放“懲”的震懾,發揮“治”的功能,筑牢“防”的堤壩,推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系統治理、長效治理取得新成效。
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專項整治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集中發現和嚴肅查處了一批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但高壓之下仍有“碩鼠”貪得無厭。從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例看,在行政管理、糧食收購、糧食存儲、糧食銷售和企業經營管理等多個環節,以“收”謀利、以“儲”謀補、以“售”謀財、以“管”謀私等“靠糧吃糧”問題突出。基層糧食領域存在腐敗窩案化、違紀違法行為多樣化、涉案人員身份特定化等特點。“靠糧吃糧”等腐敗問題,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危害國家糧食安全。要持續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專項整治,探索治本之策,打好整治“組合拳”,以實際成效服務保障糧食安全“國之大者”。
堅決嚴懲糧倉“碩鼠”,保持懲治涉糧腐敗的強大力量常在。糧食購銷領域相對封閉,存在涉糧腐敗風險點位多、涉及人員廣、監管難度大、敏感程度高等特點。要緊盯國有糧食企業“一把手”和經營管理關鍵崗位人員,嚴肅查處內外勾結、設租尋租、權錢交易、利益輸送、濫權妄為等重點問題。要整合力量、集中攻堅,綜合運用提級辦理、直查直辦等方式,發揮“室組地”聯合辦案優勢,借助大數據等手段,深挖問題線索,確保查深查透、應查盡查。
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主體責任、業務主管監管部門監管責任以及國有糧食企業特別是基層糧庫管理責任。要緊盯糧食安全決策部署落實情況,把牢關鍵環節、重要崗位、重點部位加強監督檢查,推動四項監督貫通協同,以強監督促強監管。要督促相關責任主體聚焦“人、責、糧、庫”開展自查自糾,深入查找責任、作風、腐敗問題,全方位壓實責任、全鏈條查找問題、全過程拓展成果。從實踐中看,有的地方探索把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內容,有的地方針對工作推進不力的責任單位開展約談,這些舉措有利于推動相關責任主體切實扛起責任、守好大國糧倉。
系統施治、標本兼治,把“當下改”與“長久治”結合起來,更加常態化、長效化地治理涉糧腐敗問題。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既有監管不力問題,也有管理體制和購銷運行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必須標本兼治、綜合施治,把監督體系與治理體系對接起來。要結合監督檢查、巡視巡察、查辦案件發現的問題,深入剖析糧食購銷領域的管理短板和制度漏洞,通過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等方式督促主管監管部門、糧食購銷企業堵塞漏洞、補齊短板。要把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推動發展貫通起來,推動健全完善糧食安全監管制度和體制機制建設,形成靠制度管權、管錢、管人、管糧的長效機制,著力減少糧食購銷領域腐敗機會。深入開展警示教育,通報曝光典型案例,強化“身邊人身邊事”的警醒作用,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
專項整治重在“懲”,關鍵在“改”,核心在“治”。要不斷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能力和水平,嚴肅查處涉糧領域腐敗問題,完善糧食監管體制機制,增強涉糧領域領導干部拒腐防變“免疫力”,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于一體,推動解決糧食購銷領域系統性腐敗問題,促進長效治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