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北路的銀杏葉,又黃了一枚;一枚,又黃了。
漫步在甘肅天水秦州區青年北路,仿佛踏入了一個金色的夢境。700多米長的街道被216株銀杏樹的金黃樹葉籠罩著,從淺黃到青銅色,從橄欖棕到黃銅色,構成了一片炫目的金黃。
俯瞰之下,宛如兩條“黃金色帶”平行在道路兩側。這里是天水人引以為傲的“黃金大道”,也是初冬時節這座城市最浪漫的所在。

立冬過后,秦州區青年北路的“黃金大道”銀杏景觀進入最佳觀賞時間。 而今年此時,2025年天水市秦州區第七屆黃金大道文化旅游周正在這里熱烈舉行。
與往常不同,這里的落葉暫時實施不掃,只為保留這一地的金色浪漫。
我漫步在這條金色長廊上,腳下是飄落的銀杏葉鋪就的“金色地毯”,踩上去發出沙沙的聲響。這聲音與游人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初冬最愜意的交響曲。
來自寶雞的游客王慧舉著相機不停拍攝,言語間難掩對美景的贊嘆:“第一次來就被震撼了!雖說已經入冬了,但秋天的氛圍依然很濃厚。”
與往年不同,如今的“黃金大道”不僅是一條自然景觀長廊,更被打造成了一個集 “視覺打卡、文化體驗、消費助農” 為一體的綜合舞臺。七大主題篇章依次展開,涵蓋詩意秦州、尋味秦州、人文秦州、豐收秦州、活力秦州、唱響秦州和幸福秦州。

青年北路變身露天文化舞臺,各類表演輪番上演。古琴、古箏、書法、茶藝表演彰顯“詩意秦州”的雅致韻味。
“一畫開天”、秦州夾板舞、秦州小曲、秦腔聯唱等特色文藝節目展現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街舞、廣場舞、武術、太極等表演則展現出秦州的現代活力。
我駐足觀看,只見街南,扮演伏羲、女媧兄妹的男女演員,在跳《一畫開天》和《女媧補天》舞,紛紛揚揚的落葉,天然地構成了史前先祖“身披獸皮樹葉”的意象。街北,十幾位古裝加身的女子以落葉為席,把古琴演奏得風生水起。
老年大學模特隊手撐油紙傘走過來,《夢里水鄉》的配樂,讓這些銀發皓首的老人們宛如走在江南的水鄉。只是石板橋換成松軟的黃金道,那些悵然的意味被喜悅和明亮替代著。
夜幕降臨,青年北路的景色更顯迷人。精心布置的燈光系統將整條街道點亮,金黃的銀杏葉在燈光映照下熠熠生輝,宛如一條流淌的金色星河。
在金葉映照的夜色中,詩詞燈光吊條、多彩氛圍燈帶與金黃的銀杏交相輝映,將整條街暈染成一片金色幻境。美輪美奐的夜景,自然成了鏡頭下的“寵兒”。
市民和游客舉著手機、相機駐足于燈影婆娑的銀杏樹下定格精彩瞬間,還有人在詩詞燈牌前取景留影,每一處光影都成為打卡點。
“現場人山人海,風景特別美,不愧是‘黃金大道’,美不勝收。”市民小云一邊直播一邊說,“大家都來參觀,看我們天水風景,來觀賞我們的黃金大道。我也想通過直播,把天水的美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甘肅天水。”
夜間的演藝活動同樣精彩。銜月閣拾光音樂會與黃金大道夢幻聯動,精彩的表演點燃了全場熱情。秦腔聯唱、銀杏公主、漢服表演等文藝演出陸續上場,許多市民還自發表演了秦腔、歌舞、器樂等節目,讓現場成為展示才藝、交流互動、休閑放松的大舞臺。
“黃金大道”涌動的人潮,為展示全區農特產品搭建了絕佳舞臺。秦州區各鎮紛紛亮出“家底”,將最具代表性的農特產品帶到現場。
楊家寺鎮帶來了貝貝南瓜、農家自榨菜籽油、蕎麥面等優質農產品。大門鎮則展示關峽竹編、大馬士革玫瑰純露及鮮切玫瑰、火爆全網的天小仙文創等。“金黃銀杏映紅果,文旅融合促增收”。花牛蘋果與銀杏景觀的“紅黃搭配”,成為今年特別的打卡點。

一位名叫胡亞芳的市民高興地說:“來這里吃了很多美味的美食,感受到了秋天的這種銀杏樹葉溫暖熱鬧的景象。這里人非常多,特別熱鬧,感受到了市井非常熱鬧的氛圍。”
在青年南路旁,不得不說的是漢白玉蘇蕙雕像。其像頷首眺望,表情似喜似悲。這位前秦的才女曾在天水居住過,為丈夫竇滔寫下璇璣圖和回文詩。
據說璇璣圖有兩千多種讀法,一代女皇武則天贊蘇蕙“才情之妙,超越古今”。
站在這里,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這條700多米長的“黃金大道”已超越了單純的景觀功能,成為連接人與自然、傳統與現代、文化與旅游的獨特空間。
一位當地居民感慨道:“落葉美景和藝術行為給了我們城市人近距離感受大自然、感受天水傳統文化的機會,”

夜幕低垂,我準備離開這條金色長廊。回頭望去,燈火闌珊處,一對情侶在秉燭賞月。小伙子雙手捧起一枚葉子。姑娘笑了,用指尖在葉子上寫著什么。寫的什么呢?那頭頂的故鄉月,定是懂的。
“黃金大道”是饋贈,這樣的天水,美翻了! 在這片金色的世界里,我仿佛聽到了這座城市的心跳,感受到了它古老而又年輕的生命力。
這條700多米的街道,不僅有著金色的銀杏,更有著天水人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在他鄉,我能夠走出一個個秋天,卻走不出故鄉的黃金大道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