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趙姓天水堂 > 正文

        兩當兵變始末:陜西省委同意舉行兵變計劃/圖

        兩當兵變時警備三旅二團一營中共地下黨員分布表。 兩當兵變舊址仍保持原貌。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敢于任用進步人士,從1929年至1931年,中共地下黨陜西省委曾先后派習仲勛、李秉榮、李特生、陳策、呂劍人、劉書林、陳云樵等人到警備三旅二團一營工作。習仲勛等同志到該營后,成立了黨的領導小組。在黨小組的領導下,他們遵照省委指示,積極開展兵運活動。

         陜西省委同意舉行兵變

        1932年初,舉行兵變條件基本成熟,此時傳聞一營要開往甘肅徽縣與二營換防。一營官兵大部分是乾縣、禮泉人,不愿到離家更遠的山區去,抵觸情緒很大。營黨委便立即召開會議,決定趁換防之機舉行兵變。地下黨員、營部文書劉書林前往西安,向陜西省委第二次匯報。省委同意兵變計劃,并指示兵變后將部隊拉到旬邑與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劉志丹部匯合。隨后,省委派省軍委秘書劉林圃為特派員,由交通員張克勤做向導來到鳳縣。

        劉林圃到達鳳縣后,在雙石鋪豐禾山廟內召開營黨委會議,決定在甘肅兩當縣城宿營時,于午夜12時舉行兵變,根據省委指示,兵變由劉林圃協助營黨委全面領導。幾天后,一營果然接到團部命令:開往徽縣和二營換防。

        兵變槍聲在兩當縣城打響

        1932年4月1日拂曉,一營一、二連和機槍連隨營部從鳳州、雙石鋪出發向兩當移防,劉林圃隨軍前行。當日黃昏,部隊行至甘肅兩當縣城宿營。

        晚上八九點鐘,劉林圃和營黨委決定在縣城北門外一個馬車店內召開營黨委擴大會議,全營所有黨員干部參加。會上,習仲勛簡要向大家介紹了劉林圃,并向大家講明會議意圖。接著劉林圃傳達了省委的決定,講述了全國的革命形勢,分析了兵變的有利條件和兵變的重大意義,并對晚上兵變行動作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會議決定推舉許天潔為兵變總指揮,兵變在午夜12時舉行,由許天潔鳴槍為號,各連先將反動連長處決,不是黨員的排長下槍帶走。會議并決定由呂劍人負責一連并收繳機槍連的槍械,二連一排長高瑞岳帶領全排士兵去營部解決營長王德修和警衛班,左文輝、張子敬帶領本排戰士分別把守東、西兩城門,各連、排完成任務后,迅速將隊伍帶到北門外集合。

        午夜12時,“兩當兵變”準時打響。各連起義戰士按計劃紛紛行動起來,起義的槍聲驚動了機槍連,該連代理連長被一名戰士擊斃,但機槍連與呂劍人率領的一連形成對峙,戰斗進行得非常激烈,機槍連始終未能被解除武裝。

         [1] [2] 下一頁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古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