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公路沿線的白色垃圾、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決不能污染三江源生態環境,哪怕是一個飲料瓶還是紙屑不能漏掉,需在1個工作日內全部收集焚燒掩埋”。這是中鐵二十局二公司共玉項目經理王金祥在22日早點名時給安質環保部負責人下達的工作令,也是建設員工一直以來堅持的施工規則。
如今內地青草碧綠、花開的金秋季節,而青藏高原卻進入白雪凱凱的冬季。鏖戰在青藏高原近兩年的中鐵二十局集團二公司共玉項目建設員工不辱使命構筑精品創佳績,在雪域下精細雕刻一條海拔最高的凍土生態環保集旅游大道————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
據資料顯示,在青海省境內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區是國家批準的自然環境保護區,是世界野生動物最集中的環境保護區,其中最常見的藏野驢、藏羚羊、斑頭雁等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該地區的生態脆弱、環境保護要求極高是工程建設中的最大難題。
新建共玉高速全線穿越“三江源”保護區,在中鐵二十局二公司承建的共玉高速(二期)——黃河橋至野牛溝段45公里施工現場像似一條綠色的長龍,路塹邊坡上的草皮鋪設、路床三維網植草、植草將共玉高速公路牢牢裝飾的處處滿堂綠,工程主體初具成型,全面進入線上路面施工,不管近距離觀賞還是遠距離觀賞,三江源地區一條雙向四車道的環保大道已呈現在游客面前。據悉,這條環保生態大道預計將于2016年9月建成。
工程建設中,項目部積極響應業主倡導的環保生態施工理念。至此,生態環境保護成為項目建設員工的政治任務。項目部大打“生態牌”,在管區全力推行“無痕跡施工”環保舉措,強化施工進度與生態植被一并推進,每一項工程,不恢復植被不算完工,不恢復植被不去找業主計量。他們還設立廢品垃圾回收站,對駐地生活垃圾和工程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統一回收焚燒掩埋;對路基沿線以往破壞的草場、部分取土坑,項目部全部無償播撒草籽進行恢復。其次主動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沿線樹立各種環保宣傳標牌,成為全線環保先鋒。環保負責人宋巖說:“路基正線邊坡防護三維網植草一項在今年業主的首次檢查中一舉獲得全線第一名,30萬元的生態環保獎金攬入囊中”。
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斗志、缺氧未阻礙生態施工慣例。在青海瑪多縣境內的共玉高速沿線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內地工人進入高原需要近半月的適應期。在這種缺氧環境下,建設員工積極創新公路路基邊坡生態防護施工新技術,對正線內的草皮統一堆碼,用黑色防護網覆蓋后灑水養護,確保了草皮在路基路塹邊坡鋪設時的成活率,達到了草皮二次應用時的目的。據中鐵二十局二公司現場負責人王金祥介紹:“草皮鋪設到路基邊坡后成活率達到了97%以上”。
成功創新實施了在青藏高原路基邊坡“三維網植草、植草”生態防護技術。施工中,建設員工在借鑒共玉公路一期工程施工單位植草技術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適合高原生長期的草籽播撒植草技術,通過提前一年在原生態草場播撒草籽,15個工作日發芽露出地皮,草苗生長扎根后過冬也保持了良好的生長態勢,植草試驗成功。通過試驗平臺技術,建設工人在路基邊坡上奮戰了為期近2個月播撒草籽,播撒的草籽出苗后生長旺盛,給共玉高速穿上了綠色濃裝,一條綠色生態大道首家呈現在了青藏高原。
據悉,共玉公路二期全線的生態防護基本完工,建成后將是一條集旅游、人文、生態環保大通道,大力推進本地區經濟增長提速和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中鐵二十局二公司 曲志忠)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