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經濟日報記者丁曉剛
進入三月,古老的秦州大地上春雪融融。記者走訪發現,秦州區人民用實干真正激活了一潭春水。在娘娘壩鎮,這個當年經受水災嚴重的地方,用易地搬遷項目建設的風情小鎮已建成,有五個村的老百姓已集中搬進風情小鎮;太京鎮丁家門村的易地搬遷工程已全面竣工;在藉口鎮,記者看到省級易地搬遷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項目正在抓緊施工……這些,只是秦州區在建設發展中的一個縮影。
“兩個高于”“兩個翻番”目標
秦州區緊盯“兩個高于”、“兩個翻番”目標,使經濟總量平穩較快增長。2016年,秦州區完成生產總值183.6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分別高于全省、全市2.7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2.78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分別高于全省、全市2.3個百分點和1.55個百分點。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16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分別高于全省、全市8.2個百分點和4.6個百分點。另外,城鄉居民收入平穩較快增長。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1元,同比增長9.3%,增速高于全市0.3個百分點。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7元,同比增長8.1%。由此,財政收入也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24.4億元,同比增長33.83%,完成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67億元,同比增長16.96%,增速分別高于全市10.71個百分點和4.86個百分點。
今年,秦州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深刻認識到秦州區發展正處于應對挑戰、經受考驗、破解難題的發展攻堅期,努力讓發展的空間增大、活力增強,緊緊抓住優勢凸顯的發展機遇期,全區進入了一個壯大實力、提速增效、富民強區的發展加速期。
三個重大突破
秦州區在各項工作中實現了三個重大突破。首先是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大力實施“3341”項目工程的同時,積極開展“3171”項目建設行動計劃,嚴格落實四大組織領導包抓項目制度,實施區列重點項目155個,總投資847.39億元,完成投資153.07億元,秦州大道、華天電子科技園等項目扎實推進。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06個,引進到位資金98.08億元。堅持把新農村建設與美麗鄉村、易地扶貧搬遷、棚戶區改造和特色小鎮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了娘娘壩、藉口、太京等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示范帶動作用的特色小鎮。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快新城建設步伐,全力推進西十里、王家磨等片區綜合開發,一批城市開發項目進展順利。加大舊城改造,完成了城市主干道整修、巷道硬化、人行道改造。對天河廣場、人民公園、大眾路地下通道進行了升級改造,藉河紅橋和雙橋大橋建成通車,北山公路建設進展順利,通鄉油路、通村水泥路基本實現全覆蓋。
大力實施安全飲水、農田水利、農村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提升。
把優勢轉化為動力。
秦州區委、區政府依托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校準自身定位,最大化地聚集各方要素,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信息優勢,把優勢轉化為動力、轉化為機遇、轉化為核心競爭力,自覺擔當加速領跑的“頭號選手”,開啟發展新征程,增強輻射帶動力,不斷提高在區域發展中的首位度,爭做發展的“排頭兵”,更是全省注目的大事。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秦州區積極打造產業集聚新平臺,加快培育促進發展的新動能,全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農業特色支柱產業,做大做強優勢品牌,始終保持發展的強勁勢頭,不斷優化經濟結構,擴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能級,增強區域競爭力,在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經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公共預算收入等重要經濟指標的增速上達到遙遙領先,以過硬的綜合實力領跑周邊縣區,成為區域發展的旗幟和標桿。2017年,秦州區要求干部以“實干興邦”,以實干推動發展。區上要求各級干部強化責任擔當,努力營造加快發展的良好氛圍,不斷錘煉各級干部嚴實作風,鍛造過硬隊伍,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自覺擔負起率先發展、引領發展的重任,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先機,努力讓秦州區始終奮進在區域發展的前列。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