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千秋詩圣與天水情緣 打造“李杜光芒 詩意天水”品牌
東柯杜甫草堂提升改造工程完工
天天天水網 記者何永德 王明輝
8月31日,在倍受關注的第三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獎”頒獎盛典即將到來之際,在位于麥積區甘泉鎮柳家河村的東柯杜甫草堂記者看到,原來雜草叢生、亂石遍地的東柯草堂,在施工人員連日施工后,修葺一新的東柯杜甫草堂以它清雅脫俗的風貌呈現在青秀山水之中。
該項目是麥積區委、區政府為配合第三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而實施的東柯杜甫草堂提升改造工程,東柯草堂是全國僅存幾處紀念千秋詩圣杜甫的人文遺跡之一,原址在今麥積區甘泉鎮柳家河村。公元759年,飽歷仕途多舛及戰亂之苦的杜甫辭去華州司功參軍之職,攜眷西行。寓居時稱秦州的天水時,曾在當時居住東柯谷的侄子杜佐處小住,并在《秦州雜詩》里留有兩首描寫東柯谷自然風物的詩篇。
為紀念杜甫在東柯谷度過的短暫時光,北宋年間,人們在東柯谷建立了最初的東柯草堂,后歷經宋、元、明、清四代900多年,清同治年間毀于戰火。
20世紀50年代,馮國瑞、鄧寶珊倡議重修東柯杜甫草堂,因故未果。1999年,在當地有識之士謝學義、賈志康等人呼吁下,原街子鄉政府在區委、區政府支持下多方籌資,在今東柯杜甫草堂原址修建茅屋三間,使堙沒100余年的秦州千古名勝得以重生。但由于財力、物力等因素所限,現存1999年重建草堂場地狹窄、設施簡陋,且疏于管理,原有建筑日趨破敗,幾近荒蕪。
2016年首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創辦之初,組委會就提出依托現有東柯杜甫草堂,打造東柯杜甫草堂文化園區的設想,麥積區委、區政府積極響應,將以現東柯草堂為核心周圍500畝地劃定為園區預留用地,禁止任何單位及個人征用,同時責成區文旅局等單位著手進行東柯杜甫草堂文化園區前期規劃設計工作。
根據今年5月26日市委宣傳部(天宣發[2018]23號)《關于印發<第三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第三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組委會,麥積區委、區政府決定聯手在現杜甫草堂原址建立“東柯杜甫草堂”石碑。
為改變東柯杜甫草堂荒蕪雜亂的現狀,確保石碑按時落成,麥積區委、區政府決定在既不損害草堂原有建筑風貌,又不影響園區整體規劃,同時為前來參觀的游客提供基本旅游環境及設施前提下,對原東柯杜甫草堂進行提升改造。由麥積區文廣局、甘泉鎮、區文旅公司及現草堂產權所有單位柳家河村共同負責實施的該工程,已于日前全面動工,計劃在第三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獎”頒獎盛典前夕完工。
本次提升改造工程包括建立“東柯杜甫草堂”石碑、重塑杜甫像,重建草堂景點整體護欄、建設綠化景觀設施、硬化鋪設行道,并對破損漏雨草堂進行修舊如舊維修等,營造草堂干凈、古樸典雅,可供游客游覽、各界人士參觀采風的良好環境。
據悉,作為本次提升工程重要環節,由著名詩人、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題寫碑文的“東柯杜甫草堂”石碑,將于9月1日第三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獎”頒獎盛典期間揭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