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小目標”可以有,但不要幻想“躺贏”

        秋招季來臨,00后即將加入求職隊伍。新生代的求職觀念,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

        據“中青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發起的就業調查顯示,00后對自己進入職場后的薪資比較樂觀,有67.65%的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

        對于這些00后們的“小目標”,現實的確給了他們這樣的可能性。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有條件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職業。同時,大學生就業的宏觀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型互聯網企業成為許多畢業生青睞的目標。互聯網行業的特性,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更多工作場景和更多發掘自身潛力的可能。同時,互聯網行業因為占據了時代潮流的制高點,薪資待遇獨領風騷,尤其是一些互聯網大廠,更是屢屢上演造富神話。

        但是,年輕人切忌在浮躁與急功近利的心態下,看不到“高薪”背后的艱辛與代價,忽略了“躺贏”往往只會出現在神話中。比如,一些年輕人向往成為網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站在風口上的“網紅”給他們營造了一種錯覺,似乎在互聯網時代,只要拍拍照片、做做直播,成名、高薪唾手可得。同時,一些新晉網紅高調炫富的幻像進一步刺激了年輕人,讓他們信以為真。

        事實是,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189元。根據西南財經大學調查報告,全國年收入達到100萬元的大約有70萬人,占人口總數的萬分之五。即便是在富翁云集的A股上市公司薪酬榜上,2020年達到百萬薪水的高管也能排在前10%左右。由此可見,年薪百萬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年輕人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值得嘉許,有“小目標”也未嘗不可,但如果只是好高騖遠,就容易幻想破滅,結果很可能是失去對自我的正確認知,也錯過了該奮斗的黃金年紀。

        心懷理想并為之奮斗總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大學畢業10年能否年入百萬,并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在工作中得到歷練,感受到成長和收獲,內心充滿力量和愉悅,才是值得驕傲的。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