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熱點時評】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作者:阿明

        近日,針對花椒直播、天天吉歷APP、超級手電筒APP、大姨媽APP等網站平臺破壞網絡生態問題,國家網信辦指導北京市、上海市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有關規定,依法約談上述網站平臺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從嚴處理責任人,整改期間采取自行暫停新用戶注冊、暫停問題版塊信息更新等處置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網絡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等,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網絡進行欺詐活動,散布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等,這樣的言行也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這段話出自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這次講話中,總書記多次強調了互聯網法治理念,例如,“完善依法監管措施”“要依法加強對大數據的管理”“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

        互聯網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網絡已成為一種新型的公共領域。互聯網的虛擬性,也使得各種非法言行有了泛濫的空間,小則傳播不實之詞,大則影響國家網絡主權。因此,和現實中的公共領域一樣,同樣要對它依法管理。

        毫無疑問,中國社會在形態上以及進入信息化時代,無論是網民數量還是網絡經濟發展的速度,均堪稱是世界第一。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更新了人們的觀念和生活,也拓寬了人們的視野,給每個人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但是也要看到,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網站和主播,借著網絡傳播廣的優勢,博眼球,蹭流量,在網絡上隨心所欲地傳播不良信息,甚至進行欺詐等,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這是絕對不能容許的沒有底線的行為。所以依據相關法律對這類網站進行整改是必要和及時的。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不是法外之地。隨著網絡空間與現實世界的高度交織,社會治理也進一步從現實社會向網絡空間覆蓋。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網絡空間才會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網絡發展也才能充滿活力、行穩致遠。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