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片_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_欧洲激情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毛片

首頁 > 文學 > 馬曉春專欄 > 正文

馬曉春:父愛如山

父愛如山

文/馬曉春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它默默無言,卻深邃似海;它不事張揚,卻高大如山。這便是父愛,一種默默無聲的力量,一種廣袤無垠的溫暖。

父愛不像母愛那般細膩溫和,卻堅實厚重,似一縷陽光、一陣清風、一股溪流,當你孤立無援時,給予陽光般的溫熱;當你不知所措時,讓你看到朗朗晴空;當你遭遇瓶頸時,讓你奮勇前行……

歲月是如此的冷酷無情,它總是悄無聲息地,帶走眾多生命,也讓人逐漸老去,就像如今的父親。人越長大似乎越愛追憶往昔,從小就聽父親講,他出生于寧夏海原縣的一個富裕家庭。太爺爺去世后,爺爺帶著太祖母、奶奶和他,還有全部家產,前往康樂縣胭脂鎮馬集村投靠親戚。嗜賭的爺爺將帶回來的家產揮霍一空后,便拋下太祖母、奶奶、父親和年幼的叔叔,到甘南州合作市另組家庭。無助的太祖母婆媳倆,把生活的重擔交給唯一的“頂梁柱”——父親。為了讓叔叔和我們兄妹能夠上學,父親放棄學業,種莊稼、開磨坊、辦油坊、搞運輸,維持一家的生計。而叔叔也很爭氣,成為村里為數不多考上中學的人,從一名工人成長為領導干部;兄妹們也都陸續參加工作,有了好的歸宿。說起往事,大家越發敬重父親為家庭奉獻的一切。

時光,在我童年的指尖、無憂的校園、平淡的工作間流轉,在我不經意的思緒里一點一滴消逝。小時候,我喜愛看書。于是,父親買了些連環畫,讓我在集市擺書攤,自己掙錢交學費。與奶奶一起生活的我,心中時常埋怨父親對兒女的偏愛。假期擺書攤、放學挖野菜,我的書攤越擺越大,課外書也越買越多。父親督促我:“要發憤讀書,書中有光明,有真理,有大千世界。”雖然那時我還處于懵懂狀態,但也能粗略地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現在想來,正是父親這種“隨性”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我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的精神。每當看到子女花錢大手大腳時,父親總是責怪我沒有像他一樣教育子女。

思念是一種美妙的孤獨,也唯有在思念的時候,孤獨才顯得格外美妙。思念是一種幸福的哀愁,是一種甜蜜的悵惘,是一種溫馨的苦痛。思念是對昨日悠長的緬懷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在無盡的思念中,人的情感得到了凈化與升華。十七歲那年,我應征入伍。離開的那一刻,父親、母親和奶奶哭得淚眼朦朧,父親拉著我的手,久久不愿松開。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父愛如山。到了部隊,我們頓頓吃米飯,吃得直惡心。為此,父親讓母親炸馓子、炒豌豆寄給我。吃著家鄉的美食,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入伍第二年,我回家探親,父親帶我到飯館吃了最為奢侈的手抓羊肉,并說了些掏心窩的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愛的質樸。服役三年,我和父親的書信足以裝滿一個紙箱子,那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字里行間,既有父子間的牽掛與祝福,也有對軍旅之路前行的堅守與執著,至今讀來,依然令人柔腸寸斷,潸然淚下。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父親總是那個默默支持我的人。每當我遇到困難,他從不直接幫我解決,而是鼓勵我,讓我自己去面對,去克服。參加工作后,當我采寫的新聞稿件、創作的文學作品刊登于報刊時,他總會做我的第一個讀者,家里來了人便拿出來展示。當我主編的志鑒、編著的書刊出版發行后,他總是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向村里的人夸耀。在他心中,我已是家族乃至村里稍有知名度的文化人了。成長的時光里,我站在父親的肩膀上伸出觸角感知世界,不斷構建三觀。長大后回望父親,他與這個文明又充滿人情世故的世界,有時是那樣的格格不入。他脾氣暴躁、太執拗,他還有些自負……盡管如此,我對父親依舊愛得深沉。

“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曉父母恩。”自己做了父親后,才真正明白:當初父母為何寧愿餓著肚子,也要讓我們兄妹吃飽;寧愿自己衣衫襤褸,也要想法讓我們穿新衣;寧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讓我們受一絲委屈!此時,我真正體會到父愛如山的艱辛與無私,原來人生的每一回,都是一次生命的眷顧。

作者簡介

馬曉春,東鄉族,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方志出版社志鑒編纂專家,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詩歌創作研究會會員,西藏拉薩市作家協會會員,臨夏州文聯第五屆委員會委員,臨夏州作家協會理事,《暮雪詩刊》執行主編,《詩文化》簽約作家,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原主任,康樂縣作家協會主席。

先后在中國作家庫、中詩網、學習強國、《甘肅日報》《甘肅經濟日報》《民主協商報》《民族日報》、中國文化旅游網、《甘肅詩歌》《拉薩河》《甘肅文史》《甘肅史志》等,發表散文、詩歌、新聞9300多篇(件),其中有40多篇散文詩歌獲“魅力臨夏·良恒杯”全國少數民族散文大賽優秀獎,“遵義杯”中國最美游記第五屆文學大賽作品獎,吉林市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我和我的祖國”征文大賽優秀獎,第二至第四屆“六世情歌杯”倉央嘉措國際詩歌倉央體優秀詩人獎和實力詩人獎。主編《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8部,編輯《稼軒祖籍 人文康樂--2023辛棄疾學術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等,編審志書年鑒和行業志鑒15部。 著有《劃過指尖的流年》等詩文集4部,主編《康樂》刊物8期。作品入選《炊煙飄過的記憶》《再論中國花兒》《甘肅歷史學術研究論叢》《流年絮語.當代唯美作品選》《花兒藝術人生》《河州記憶》《印象臨夏》等。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李曉峰
0